
【筆球人】 弓弦作樂 / 二胡界大洗牌
「你想做什麼?」
人生似近亦遠的一個「虛無」問題,為何「虛無」?想做就做了/ 現在進行式 / 未知之數 / 笑而不語然後華麗轉身離場,十居其九都不會答出一個什麼所以然。
「我想做我自己喜歡的音樂,雖然不主流。」
眼角上揚,眉宇間擁有堅信。坐在筆球人面前的一隊二胡重奏樂團「弓弦作樂」的四位骨幹成員,筆球人好像嗅到了一種不明的知性和任性。
四人從樂團中認識,傾談之下,就希望可以另組一個新的團體,成為了弓弦作樂的初型。及後因為成員Jaa認識樂團其中一位成員張均謙(Him),他建議Jaa來合奏一次。合作後Jaa覺得很有趣味性,那就加入了這個團體。
樂團的創作咁分了很多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是不斷地重新演繹不同的作品,可能是改編一些西樂、中樂、流行曲等等,將它們改編成為一首弦樂重奏。樂團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再一起合作,而且成員所屬的樂團也有一些年齡限制,如果你年紀較大也沒有辦法參與,而且也可演奏一些可能在樂團未能演奏的東西。
樂團也有很多長遠計劃,例如計劃出唱片、拍音樂影片、出國巡迴演出等等,但這些計劃長遠得到現在還沒有實行。而短期計劃就是他們幾個人可以有什麼可以做出來呢,例如Jaa 和Yon會學習VCV Rack,Longman也是一整套複雜的設備。而Him我會做一些藝術行政的事情,他可以將工作所學到的事情帶回這一個團體。
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最重要的意義是大家都可以在這裏做很多不同的實驗,嘗試新的事物,嘗試很認真地去做一些無聊事。說着說着,Jaa就拿了一個家庭裝餅乾罐,在介紹在罐中如果加一粒馬仔,然後再加一些線,看看可不可以把它成為一個拉弦樂器。
另外Jaa也做了一些VCV的作品,因為他自己都想試不同的東西,從這個製作中學習到底聲音的原理是什麼呢,音樂又是一回什麼的事呢自己要的音樂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呢,之後就是探索不同的聲音。樂團當初是拉二胡開始的,他們慢慢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媒介,喜歡的聲音可能比二胡所能做出的多,為了喜歡的聲音就會用不同的方法去尋找那一個聲音。
說到一次難忘經驗是,他們憶述一次在ArtistTree表演時,他們是在Rubber Band 之前的演出,全場爆滿,觀眾都是支持Rubber Band的,但是作為暖場嘉賓,演出了自己喜歡的Ambiance風格音樂,觀眾開頭都可能會疑問什麼事,是不是去錯地方。但因programme 是15分鐘的,慢慢鋪排下了一些熱烈一點的東西在後,氣氛就慢慢地回來了。其實一切都是預料之中,因為他們喜歡的音樂類型不是和大家所喜歡的相似,不是流行曲也不是groovy。
又問及到如何看待別人對自身音樂創作的看法,Longman說喜歡的是喜歡這個聲音而去演奏這個樂器,而不是抱着這是一件中國的樂器,要弘揚中國的文化。這八年間他們喜歡的音樂類型和方向都越來越清晰,這一個過程,從一開始用二胡追求聲音,到發現原來有一些地方二胡是做不到的,然後就拿着一個餅乾罐(笑)。二胡界中其實有一些音樂他們也不是十分喜愛,所以是否要把二胡標籤成為一個中國樂器去看待呢,定還是它只是一個樂器呢?
「做自己喜歡的聲音就可以了,這一件事是我們很着重的」。
- 筆球人上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